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首届全国技能大赛开赛 如何凝心聚力锻造大国工匠、服务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0-12-11 来源:央广网 作者: 杨昶 周羽

央广网北京12月1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开幕,首届大赛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设86个比赛项目,共有2500多名选手、2300多名裁判人员参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大赛共涉及制造业、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建筑业、服务业等14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的70%。所有比赛项目均服务于实体经济。

近年来“技工荒”成为全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劳动力市场“高级蓝领”人才奇缺,技能型生产岗位人才难求,此次大赛能否改善“技工荒”问题?各方如何凝心聚力锻造大国工匠,服务实体经济?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冠军聂凤:360行行行都可出众 高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在提升

聂凤,是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获得者,重庆五一技师学院教授,也是此次美发项目裁判长助理,从我国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到现在我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顺利开幕,已经整整10年,聂凤向记者描述了这10年的变化。

聂凤说,10年前刚参与世赛的时候,我国选手对竞赛标准、内容都有些不了解,但经过了两三届的打磨,提升了对技术、技能标准、职业素养的理解,自己还夺得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当初的选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选手有更好的机会和平台,世赛大大提高了美发行业的标准,美发学校提倡把世赛的标准转换到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学生的技术成长更快,“现在对于选手的要求也更全面,技能、职业素养、体力、形象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竞争也更激烈。”这十年,通过参与世赛,培养了一批专家教练,我国举办第一届国赛就是积极从大赛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此次国赛是参照世赛标准,有些还高于世赛标准。

聂凤表示,技术人才的待遇和地位在一点点提升和改变,从五六十年代的“剃头匠”,到七八十年代的“理发师”,再到如今的“发型设计师”,称呼的演变便可以看到美发从业者地位的提高,美发行业已经从最开始的服务行业开始向艺术行业转变,甚至被当成了所谓的奢侈行业。“一开始解决生理需求,不要太长误事,到后来剪个形状,再到根据脸型、职业去设计,手艺也在不断精进。”现在,技术人才在技能基础上,需要做的更加专业,更加国际化,多参加比赛,多接触国赛、世赛的标准,成为具有国际化基础的专业技术人才乃至高技能人才。

我真的觉得360行行行可以出众,而不是唯有读书高,我非常愿意带动美发行业的年轻人来学习。”聂风告诉记者。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主任王红军:大赛引领作用明显 实体经济人才培养的风向标

本次大赛,学生身份的选手比较多,技工院校学生1208名,占比47%;大中专院校学生1088名,占比43%;企业职工261名,占比10%,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参赛积极性很高,此次大赛对职业院校的教育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工程技术实训中心主任王红军,他赞同了大赛带来的积极影响。

王红军表示,此次大赛具有积极意义,获得了国家级的支持,社会影响较大,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发展乃至于职业教育的影响,都是长远且积极的,“职业院校参加的人比较多,影响后面会逐步显现出来”。此次大赛的引领作用也十分明显,比赛项目的设置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服务于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人才不足的现状做了有益的推动,“风向标作用很明显,对实体经济人才培养很有好处。”

此次大赛是否会改变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王红军表示,院校将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教学计划,更紧密地与实体行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同时夯实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和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和一线用人岗位对接的偏差,院校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山东星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王一:自动驾驶领域人才稀缺 大赛助力行业用人需求的满足

此次大赛有100多家知名企业广泛参与,累计将为大赛提供总估值约6.3亿元的设施设备及技术服务,山东星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赞助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项目,公司代表王一对记者讲述了大赛对于无人驾驶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王一表示,智能汽车虽然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高技能人才非常稀缺,甚至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此次参与大赛的目的是为了推广更好的教学,“参赛选手很多是老师,想让老师学习,具备了技能,去培养优秀的学生,将来可以来我们公司,比赛中一些好的选手也得到了我们的关注,从长远来看,促进了整个行业的用人需求满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重视职业教育 锻造更多大国工匠

本次大赛主题是“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到底新在哪里?大赛特别提到,所有比赛项目都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这样的设置和特别提醒又有怎样的内涵,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正在筹备第46届世界技能竞赛的陈李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谈到对“新”的理解,陈李翔表示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规格高,第一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冠名技能竞赛,反映了当下时代对技术工人需求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是赛事安排特殊,作为世界技能竞赛的最后选拔赛,学生和企业职工同场竞技是少有的,让社会从更多方面了解这个群体。

李翔还提到,此次大赛为相关院校带来了4个积极影响,第一,大赛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优秀的人员被选拔参赛也是学习成果的展示;第二,让更多的学生、老师、学校理解当下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到底是什么,注重市场和需求,比赛项目来自于生产和服务一线,通过比赛,学生可以更多了解到企业工作的流程和实际展开;第三,大赛为职业院校提供了观摩学习机会,对于院校的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第四,一些老师傅和年轻人同台竞技,反映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系统训练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能够帮助年轻人更快成才,老师傅娴熟的经验记忆也能通过大赛展示给年轻人,帮助年轻人提高技能,锻造更多的大国工匠。

大赛为何要特别提示所有比赛项目服务于实体经济呢?陈李翔认为,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我国参加世界技能竞赛的10年中,从不太了解规则到总分金牌排行第一,进步非常快,这背后是整个社会的重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到这个层面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我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整个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希望用国赛的方式引起人们对这个领域的更多重视,对产业工人队伍的更多重视。

陈李翔呼吁:“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理解技能的价值,技能跟每个人的生活、生命是直接相连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职业教育,关注产业工人这一特殊群体,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