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晚上18时51分,“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号长征二号丁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等1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在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上海世技赛”)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航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下,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事务执行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举行了此次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冠名长征二号丁火箭发射活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彭沉雷出席了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号火箭发射活动。
只要有一技之长,也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灿烂星空
世界技能大赛,是全球技能领域最高层级的职业技能赛事,是促进世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推动职业技能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国上海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是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亲自推动下,中国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强中国同各成员在技能领域交流互鉴,推动全球技能运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事务执行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明年10月12日-17日在上海举行。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办成一届富有新意、影响广泛的世界技能大赛”重要指示,同时结合世界技能组织关于2021年“宣传、展示、推广之年”’的定位,在全社会营造了解世赛、迎接世赛的良好氛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事务执行局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举行此次火箭冠名发射活动,旨在向中国航天的大国工匠们致敬,向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普通工人只要有一技之长,也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灿烂星空。
这也是继世赛会旗登顶珠峰、世赛会旗登陆南极之后,上海世技赛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推广宣传活动。
大国工匠,中国制造向高端迈进的中坚力量
“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制造业的谆谆嘱托。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三大总体院之一,抓总研制的火箭占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任务总量的三分之一强;抓总研制了以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为代表的六大系列卫星,部分卫星技术水平领跑世界一流;圆满完成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成功实施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圆满完成嫦娥四号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嫦娥五号无人月面取样返回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次实现绕着巡目标等。
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征程中,有一支队伍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这就是技术工人。他们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懂技术能创新,他们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一直非常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涌现了许多像王曙群这样的大国工匠。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二号、天宫、天舟,王曙群总装的对接机构经历了10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了15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高度评价道:“能够让航天员放心地去执行任务”。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对于提升技能人才地位、鼓励年轻人学习技能、技能报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精心选择了将于今年10月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丁火箭作为上海世技赛冠名火箭,在箭体上醒目地标记了“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印上了上海世技赛的会标、上海世技赛的吉祥物“能能”和“巧巧”,希望世赛选手们技能筑梦、一飞冲天,祝愿上海世技赛圆满成功。
长征二号丁火箭:发射成功率100%的金牌火箭
为什么选择长征二号丁火箭进行冠名,是因为它创造了30年55发全胜的优秀战绩,是当之无愧的“金牌火箭”,凝聚了无数航天人的匠心。
长征二号丁火箭,是一款有着光荣历史的火箭,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及近地轨道的多种用途卫星。
它首飞一战成名,“三次龙抬头”更是业界美谈。1990年,我国急需研制一款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的常规推进剂火箭,上海航天主动请缨,多方论证,长二丁应运而生。1992年8月9日,长征二号丁火箭首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被正式列装成为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家族中的一员,这在当时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在此以前,国内发射外星任务遭遇失败,使中国航天界承受了巨大压力。长征二号丁作为首发即获成功的火箭被认为是“龙抬头”,给当时中国航天不利的形势注入了新生机。
接着,长征二号丁又连续两次在1994年和1996年中国火箭发射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取得遥二、遥三任务圆满成功,扭转了国内航天任务接连失利的被动局面,因此被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优质火箭”称号。长二丁火箭研制队伍总结了六条经验,即“六严”作风,作为成功经验得以传承。
30年来,长征二号丁火箭从未停下追求卓越的脚步,稳扎稳打地通过全方位的技术革新,提升火箭固有可靠性,通过采用控制系统冗余、组合导航等先进技术,使全箭可靠性指标达到0.97以上,在世界火箭家族中,都是佼佼者。
本次发射,长征二号丁还首次采用搭载圆盘构型,突破了以往侧壁搭载对于卫星数量和包络的限制,从最多搭载发射5颗发展到本发任务的搭载10颗卫星。此外,还首次应用栅格舵控制系统,完美解锁“指哪落哪”的新技能,成功实现了一子级落区范围缩小80%以上的目标。
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火箭第55次发射,累计将132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100%。长征二号丁火箭,充分体现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50多年火箭发展的技术成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高学历高技能“双高人才”打造“双超平台”
此次“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号火箭,搭载发射了11颗卫星,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这颗探日卫星,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旨在完成超高指向精度平台、超高稳定度平台首次在轨飞行试验。
上世纪70年代至今,美、日、欧已发射数十颗专用太阳探测卫星。当前,空间太阳探测正在向多波段、多视角、近距离、高时空分辨率的方向发展,空间太阳探测已成为推动太阳物理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发射的这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整星重量510kg,运行于轨道高度为517km的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国际首次实现空间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成像探测。Hα是研究太阳活动在光球和色球响应时最好的谱线之一,通过对该谱线的数据分析,可获得太阳爆发时的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机制,将显著提高中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空间技术与空间科学协同创新发展。
同时,该卫星采用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平台(简称“双超”卫星平台)设计。通过采用平台舱、载荷舱磁浮可分离式设计理念,将实现载荷舱的超高精度指向与稳定控制,较现有水平提升1-2个数量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的结构装配,要求一次成功,不允许有大的返工工序。其中,搭载载荷的悬浮板就需要与为其提供支撑的载荷舱底板保持均匀的间隙,两板的距离误差要控制在±0.05mm以内。相当于两板间的距离误差仅能塞下一根头发丝,这对于两块长约1米的蜂窝板来说很难保证。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12所结构装配团队分析后判定,常规的调整装配法将引起悬浮板的牵连运动,很难达到间隙均匀的要求。为此,团队设计了一套隔离工装,确保各区域独立且间隙近似,圆满保证了间隙误差要求。
为确保该星结构的可靠成长,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12所在其装配主岗的人选上也是“操碎了心”。最终,团队决定任命按照“高学历”和“高技能”培养的“双高人才”来担任该卫星结构装配的主岗,他们对该卫星结构装配方法和流程非常熟悉,由他们负责卫星结构的设计工艺审查,并编制装配工艺文件。此外,作为技能人才,他们可以准确把握卫星结构装配的要点,直接操作该星的装配。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结构装配过程中,未出现返工工序,结构装配一次合格率达到100%,卫星按时交付总装阶段,“双高人才”真正地打造了“双超平台”。